清水建設開發能夠自行掌握周圍的狀況的可移動自律型機器人,並在 2018 年於建築現場進行機器人作業導入。這些機器人的導入主要應用在難以引進作業員的大樓的室內建築現場等,例如作為材料的搬運和鋼構的焊接等工作用。導入的結果顯示,機器人的導入約能在各項工程中減少 7 成必要的技術人力資源。此外,清水建設同時也開發了能在 100 個的工地管理 8 千台機器人的系統。

清水建設利用在大阪府進行工程的地上 30 層建築專案,導入 5 種類型的機器人,並在多項工程中同時應用來做為導入驗證。

過去由於 GPS 的電波難以到達建築現場,機器人難以掌握自己的位置,因此成為自律型機器人難以導入的原因。清水建設開發了能掌握自己位置並整合 3D 設計圖面與感應器的機器人。並首次在大型營造的建築現場,導入多種類型的自律型機器人。

清水建設在專案中導入能自動焊接鋼構的機器人、2 種將材料搬運至作業場所的的搬運機器人、負責材料轉運的機器人,以及到天花板內安裝內部裝修材的機器人等共計 5 種類型。另外,實際作業中也能利用搬運機器人經由電梯向安裝機器人交付材料來進行合作。

據了解,若是同樣的工作皆以專職的技術人力來執行相比,利用機器人能夠較其減少 7 成的人力資源運用。這樣的試算結果是來自於同建物的工程期間中人力資源的應用總計約減少 6 千人,相當於總工程必要人員的 1.1%。

透過新開發的系統,現場的專職人員能夠簡易的操作平板電腦並給予機器人指示。機器人也能透過過去的歷史記錄進行學習,來提高工作精度。清水建設對一系列的系統開發投入了約 20 億日元。

各個大型的建築營造公司相繼的投入能夠提高生產力的工作。這篇文章是說明將機器人和AI技術引進到工程現場,或是人力缺乏的大規模土木建設領域的中心。然而除了清水建設之外,大成建設也正在開發穩固土壤及粉碎岩石等人力無法進行施工的系統、大林組也在進行無人機測量系統等等的開發。

另一方面是大樓建築物的工程現場室內作業密集,許多必要的技能需要更多面向的導入到機器人而導致機器人的導入緩慢。

清水建設估計機器人若能在2~3處專案進行導入應用,預計能將投資成本進行回收。機器人的導入能使工期變得容易預測等,對業主來說也有好處。

 

引用連結 | 清水建設、建築現場に自社開発ロボット導入 資材搬送などに

編譯整理 | 李宜謙(Jimmy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