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施工BIMのすすめ」導入篇中,我們了解了日本建設業連合会對於產業在導入BIM技術時所提出的各項建議與分析,包含有工具的選擇、組織的組成以及最初導入專案的選定分析之後,在這一回的分享中,我們則針對「施工BIMのすすめ」的導入篇進行重點整理。
編譯整理 | 李宜謙 (Jimmy Lee)
圖片來源 | 日本建設業連合会-施工BIMのすすめ / 日本国土交通省 / BIMライブラリーコンソーシアム / Autodesk Japan
「施工BIMのすすめ」展開篇的內容分做兩部分,首先是針對已導入BIM技術卻發展不順利的企業以及想在實務中更加活用BIM技術的企業說明並提出該如何擴展BIM技術發展的相關建議,第二部分則是統計分析日本建設相關產業BIM技術導入及應用的現況。本篇上集說明的是第一部分,內容相當值得我們參考,請看分享。
BIM技術發展要領
期望擴展BIM技術發展,首先應該先通盤了解BIM技術的可行性,究竟有那些工作是透過BIM技術能夠提升成效,那些則是無法達到的呢?日本建設業連合会在這一小節給了針對已導入BIM技術6年以上並有10件以上施工專案經驗的相關企業以及非前述背景之相關企業進行問券訪查,透過問卷分析結果得知,在設計、施工的概念與資訊傳遞以及工程施作規劃方面,確實能透過BIM技術獲得成效,而在數量計算方面則是普遍感覺較為困難的課題。
透過Front Loading概念圖我們能夠得知以傳統的設計流程而言,在實施設計階段,費用與人力成本往往達到高峰,然而理想的設計流程,則是希望能將這樣的成本支出往前提早至規劃與基本設計階段,並將其區間縮短達到將低成本的效益。
要能達到上述的成本降低的效益,首先經驗值是相當重要的,越豐富的經驗越能減少導入新技術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再者則是應考量應用目的,進一步於先期決定專案BIM模型的發展詳細程度。
此外,BIM專案實行計畫書的製作也相當重要,除了應明確記載工程專案相關資訊,甚至是進一步記載BIM技術應用的相關目的、工具、時程規劃、設計單位的需求與期望等,藉此讓所有專案參與者明確的瞭解專案導入BIM技術的目的為何。
在施工階段中導入BIM技術,建議由效果顯著的建物軀體的RC構造、鋼構以及施工規劃用的模型進行先發導入應用,逐步累積經驗、深化應用範圍,藉由親身體驗BIM技術所帶來的益處以獲得成功的導入體驗,並擴大應用效益、提高生產力,進而順暢的推進BIM技術於組織中的導入。
而在施工階段的導入對象,以日本的建設工程環境而言,也建議由施工所的所長做為率先導入的對象,由所長做為表率,進而組織並帶領其他相關部門同仁一同活用BIM技術。
BIM的導入流程中,日本建設業連合会也如同我們常見的導入建議一樣,將實際導入的流程分做三個步驟:
- 前期:部分應用
- 中期:BIM / 2D CAD 的比例逐步調整
- 後期:完全的BIM導入應用
發展阻礙與對策
- 懷疑BIM技術導入的必要性,不易得到理解與支援
- 後對於新增作業的負擔而感到不安
- 抗拒學習新的軟體工具,並認為要跨入3D領域門檻高
- 誤認有了圖面,就不需要3D模型了
- 無法具體評估的成本與效益
- 施工所並未編列BIM應用預算,故無法執行
- 資訊交換性低
- 缺少詳細的使用說明參考
- BIM軟體工具作動時間長
- BIM模型修正時間長,可能無法符合現場工程進度
結語
若是讀者更有興趣想進一步了解全文,請點擊以下連結:
http://www.nikkenren.com/kenchiku/bim_susume/index.html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