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工程估價諮詢行業,BIM 技術將是一次顛覆性的革命,它將徹底改變工程估價諮詢行業的行為模式,帶來一輪洗牌。
BIM 的導入對工程估價專業意味著什麼?
被取代還是共存?BIM 是指建立並利用數位技術對營建工程專案的設計、建造和營運維護全生命週期進行管理和優化的過程、方法和技術。它以 3D 數位技術為基礎,以 3D 模型所形成的資料庫為核心,不僅包含了設計師們的專業設計理念,而且還容納了從設計到施工,乃至建造完成使用和最終拆除的全生命週期的資訊,統整工程圖形模型、工程資料模型以及和管理有關的行為模型,是基於參數化設計、物件導向的、參數化、智慧化的建築物的數位化表示,支援建設工程中的各種運算,且包含的工程資訊都是相互關聯的。
它實現了「模型等於圖紙」、「模型高於圖紙」的目標,具有視覺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五大特點。採用 BIM 技術不僅可以實現設計階段的協同設計,施工階段的建造流程一體化、營運階段對建築物的智慧化維護和設施管理,同時打破業主、施工單位到營運方之間的隔閡和界限,實現對建造全生命週期管理。
BIM 被國內外眾多設計師們認為是繼 CAD 技術後建築行業的第二次革命性技術。透過軟體建模,把真實的建築資訊進行參數化、數位化後形成一個模型,以此模型為平台,從設計師、工程師一直到施工單位和落成後業主的營運維護,在直到營建工程專案生命週期結束被拆毀的整個週期裡,都能統一應用、共用並逐步完善該數位模型。BIM 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圖片來源 | ibex Engineering 網站

關於取代還是共存
取決於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如果核心競爭力在於數設備,算長度這些簡單的重覆性質高的勞動作業,那麼軟體的高度自動化將會快速取代你。如果還掌握了一些軟體很難自動化的東西,比如分區概念、清單定額等等。BIM 會成為你的幫手,就好比 CAD 的出現沒有搶了設計師的飯碗一樣,因為 CAD 也好,BIM 也好,只是在一定的抽象層級上替您實現了一些事情,如果造價師的能力超出它的範疇,那麼,是難以被取代的。
1. 模型對於造價的意義
之所以會提出用模型解決問題,主要是因為在之前的工作流中,圖紙實際上只是某維度下的投影,所以不同階段的圖紙是無法通用的。表現形式在於:設計師畫了圖紙,估價人員再畫一遍來算量,到了施工階段再畫施工圖… 但是模型的概念就不同了,他是對整個工作流的抽象,也就是說,大家都是在不斷完善這個模型,所以對於估價人員,可能更應該專注於自身的專業知識,像畫圖什麼的,就不用自己操心了。
2. 關於 BIM 與灰色利益
對於有人說 BIM 動了灰色利益,很難推動。對此持反對意見,之所以 BIM 看起來很難推動,是因為做得還不夠好(不論國內還是國外,目前 IFC 還停留在導入匯出,各種 MVD 都在起草階段,模型尚未成功,其他的也很難實行了),用戶用起來不順暢,灰色利益的獲取方式多到不會受 BIM 軟體任何影響的。
3. 工程規模
殊不知 BIM 類軟體最喜歡拿個小別墅來展示工程效果,BIM 的應用和工程規模無任何關係,就好比原始程式碼控制,如果你要從一定抽象層次來全方位,全生命週期地管理你的專案,BIM 是最好的模型。
以香港為例,2015年香港的政府工程全部要求使用 BIM 技術。設計用 BIM,施工用 BIM。然而,香港的民間工程較為少數,或者說無法在短期內使用。對工業工程來說,如果不進行 BIM 來參與投標,基本上都不會中。總歸一句話,BIM 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文章來源 | 築龍 BIM 網站
首圖來源 | BIM Equity 網站
文章編輯 | 黃政家 (Kevin Huang)、黃朝雍 (Eric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