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程承包商來說,BIM 應該是要很有助益的,前提是知道如何正確地使用其中的資訊以及產出帶有合適細節的 3D 模型。
所以其中那些資訊是必須的呢?打個比方,對於建築師而言若考量 10 種不同的元件,對於工程承包商來說則可能有 100 種,甚至需要再加上各種不同材料組合後所產生的單一元件。以上可以用一個詞彙來加以說明 – 「可建性」(施工可行性),這也是工程承包商非常在意的一件事,而目的當然是希望能利用這些資訊並加入時間及成本後,產生所謂的 BIM 4D 以及 5D。
什麼是 3D 可構築模型 (3D Constructible Model)
缺乏足夠細節的 3D 模型將使得工程承包商無法利用它來改善生產力進而增加利潤。一個 3D 可構築模型須能提供深化成熟的細節來顯示一個特別的組件是如何被建造的,它能協助承包商了解並研究每一個元件和其配件的組成以及此構件與周遭其他組件的相互關係。一個設計導向的模型無法呈現個別樓板的混凝土澆置、灌注,無法呈現在建造過程中緊密相連的隔間牆施作等,由此可知 3D 可構築模型能夠明確顯示,究竟是二個合而為一的組件,或是二個各別組件但會在現場組裝而成。
 


圖片來源 | FatSumo 網站


 
Autodesk Revit 2016 給工程承包商的新功能
Autodesk Revit 2016 新增了許多新功能協助工程承包商運用科技來獲取對工程較佳的認知,包括建築物所含的各個元件是如何被設計規畫以及他們將如何被製作 / 組合 / 安裝 / 建造。另外 Revit 2016 也讓承包商能夠在 3D 視圖內隔離所需要的每個元件,並進而製作爆炸圖來協助說明每個元件是如何被組裝(工具和方法)成單一構件的。另外其他功能的提升像是在結構工程部分,模型可被建置得更為細緻來讓 MEP (機電)工程的設計規劃與安裝能夠被執行的更有效率。
為何工程承包商需要使用 BIM
就如同我一開始所說,BIM 能夠提供工程承包商 3D 可構築模型來協助增進生產力及利潤。在工程專案中,營造廠需要對工程所採行的工法與選用的工具負責,除此之外還要包括各種工程界面的整合。營造廠能藉由此模型來得知各種工項所需要的材料、人力以及相關工程需求。另外在施工現場,營造廠有時還需要將部分工項發包給其他分包商,這其中通常牽涉了許多工程管理(換句話說代表大量的金錢及時間投資)。一個前後一致且可被遵循構築的 BIM 4D 及 5D 模型便能給予專案相當大的協助。建築資訊模型對於施工可行性的效率提升能夠讓承包商在有限的時間內規劃並管理專案工務。另外還能在備標階段協助數量估算人員更正確地掌握材料數量,並進一步對成本估算有更精準的預測。這些專業人員將資訊回饋以便讓承包商能夠對於專案時間及規劃有更深一層的認知,以利備標、企劃以及投標文件的製作。BIM 4D 則讓專案在分析規劃及協同認知上有更為精細的模擬,並進而使得 3D 可構築模型在專案成果的規劃與執行上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力。總結來說,施工可行性讓工程承包商能夠在工程實際被執行前,預先去試探各種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並且能夠對結果有更多的掌握(工程進度與成本)。
 

文章轉載 | Archinect
首圖來源 | Archinect
文章翻譯 | 李致遠(Ryan Li)